老漢愛收集垃圾堆滿屋子 樓上鄰居憂心忡忡
隨著氣溫逐日增高,內馬路17號4幢的多戶居民每天都憂心忡忡,原來一樓的一戶居民家中堆滿了垃圾。然而記者走訪發現,這戶“垃圾滿屋”的居民已經成為了社區的“老大難”問題,而且喜歡收集“寶貝”的老人并不鮮見。
滿屋垃圾讓人無法直視
記者透過二樓居民家的窗戶朝這戶人家院子里面望去,混亂的場景讓人無法和可以住人的家聯想到一起。
積滿雨水的塑料桶,桶內壁都已經長滿了綠色的苔蘚;成捆的硬紙板包裝盒,部分已經被雨水浸濕;廢棄的陶瓷水池,被暴曬得泛白的塑料殼熱水瓶,已經開始出現腐爛的木質門板……可能是為了防雨,這戶人家的主人還在院子里用塑料布搭起了簡易棚。
無論記者怎么敲門,室內沒有任何回應。鄰居們都告訴記者,敲也沒用,這家的住戶很少與人來往,平時甚至很少見到他。記者到對面一棟居民樓的過道內,向這戶人家室內張望,透過院子里的玻璃窗,依稀可以見到室內堆滿了東西,但是由于光線問題,記者看不清室內的東西。
整天為了垃圾提心吊膽
家住二樓的鄭阿婆介紹,這么多年下來,他們已經忍受了很久這樣的“垃圾場”了。
每到夏天,他們的窗戶根本沒辦法打開,即便裝上紗窗也只能是擋住蚊蟲,對于陣陣惡臭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辦法!坝袝r候溫度不高,但是開空調太冷,開窗又有味道,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!
每年的黃梅天也讓樓上的居民不安穩,天氣陰雨連綿,院子里就會滋生很多昆蟲,有時候蟲子都會停留在玻璃窗上趕都趕不走。
除了讓人作嘔的氣味以及蟲子之外,每到冬天干燥的時候,居民們還要時刻為樓下的消防隱患提心吊膽。逢年過節,周圍一有鞭炮聲,樓上的居民都要很自然地走到窗前,確定沒有火星落到院子里才敢離開。
因為這棟樓內居住了不少老人,有的需要在家安心養病,但是呼吸新鮮的空氣對他們來說都是種奢求。還有一些老人常年臥床,一旦發生火災,身邊又沒有身強力壯的年輕人,逃生將成為很大的問題。
多年勸導效果有限
記者從內馬路社區了解到,這戶居民的問題已經是社區的“老大難”了。據了解,該戶居民姓孫,今年已經71歲高齡了,和老伴的退休工資加起來也要三四千元,撿拾垃圾應該不是由于生活困難引起的。
內馬路社區書記劉剡介紹,孫老伯有個女兒在上海工作,平時連周圍鄰居都很難見到老孫,難得見到他們出來買饅頭也很少打招呼。有鄰居說,老孫家的廚房已經被垃圾“占領”,老孫家老兩口的健康狀況都讓大家擔心。
劉剡告訴記者,社區經常接到居民的反映,社區工作人員也一直把老孫的情況放在心上,只要是有機會,都會找老孫聊聊,勸他清理一下垃圾。雖然對方當面答應,結果回頭還是老樣子。劉剡曾經向老孫的女兒寫過信,但是都沒有得到回音。去年5月底,在街道社區以及居民的積極努力下,總算說服老孫把院子里面以及家里的垃圾進行了清理,兩天時間總共拉走了11車垃圾。社區還專門為老孫租了一間小倉庫給他存放一些重要物品。然而一年過去了,老孫家的情況又和原來一樣,這讓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們都感到十分無奈。
專家:收集垃圾源于太孤獨
內馬路社區書記劉剡介紹,除了老孫這樣的“怪老頭”,社區里還有另一位老阿婆也喜歡收集垃圾,在這些老人看來,人們丟棄的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寶貝。社區也沒有少上門做溝通工作,但是效果總是很有限。即便幫助清理掉屋內的垃圾,過段時間又恢復到原樣,甚至更嚴重。為了防止出現意外,內馬路社區還給附近居民每家人送一個滅火器,以備不時之需。劉剡建議居民們通過法律手段幫助這些特殊的老人,通過家屬以及全社會的幫助,讓這些老人們遠離垃圾。
“喜歡收集垃圾,實際上是由于他們孤獨的心態導致的!备鶕蠈O目前的狀況,心理咨詢師倪婉清分析,喜歡收集垃圾的老人在心理上往往處于極度不安全的狀態,只有通過對某些物質的占有行為才能獲得心理上的平衡,用于對抗孤獨的恐懼。專家表示,產生這樣的情況,可能與老人受到的精神創傷有關,心理上的焦慮、恐懼等表現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物品上,用于減輕孤獨導致的壓力或者痛苦。倪婉清建議,此類老人除了接受正規的心理治療,更需要親人以及全社會的關注。通過培養老人積極的興趣愛好,用豐富充實的生活來排遣孤獨的退休生活,這樣老人的心就不會被這樣的垃圾占據。